青城山建福宫的前世今生
建福宫坐落在青城丈人峰下,位居前山山门左侧。宫观始建于晋代,原址在青城天国山中,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奉敕迁于今址。宫观原名丈人观,南宋时朝庭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建福宫”。宫内主祀青城主神宁封真人及杜光庭先生。今建福宫系清代重建,近年又大规模扩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供奉五岳丈人、太上老君、东华帝君等神像。宫前有清溪和缘云阁,宫后有赤诚岩、乳泉、水心亭、梳妆台、林森洞等各名胜古迹,还有长达394字的清代青城山著名长联。建福宫,古木葱茏,在云峰岚气怀抱中,环境十分青幽,是游览青城山的起点,不可不游的第一宫观。
此地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该宫创建于唐代开元十二年(724),时名丈人观,宋代改名“会庆建福宫”。现仅存两院三殿,均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宫内殿宇金碧辉煌,院落清新幽雅,配以假山,点缀亭台,宛如仙宫。宫右有明庆符王妃梳妆台等古迹,宫前有溪穿过,溪水清澈见底,四季不绝。四周林木苍翠,浓荫蔽日,炎夏盛暑,身游至此顿感清凉,大有如入仙境之意。既是青城著名的道教宫观,又是游览青城理想的休息之所。
建福宫始建于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西行1千米,即至岩石耸立,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宋代诗人范大曾在此为宋帝祈祷,皇帝特授名为"瑞庆建福宫"。诗人陆游有诗描写当时的确良建福宫是"黄金篆书榜金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观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
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天然图画位于建福宫与天师洞之间,海拔893米,两峰夹峙。游人至此,可见亭阁矗立于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间,如置身画中。亭阁后是常有丹鹤成群,唳于山间的驻鹤庄;右有横石卧于两山之间的悬崖上,被称为"天仙桥",传为仙人聚会游戏处。
建福宫创建于唐代开元十二年(724),时名丈人观,宋代改名“会庆建福宫”,相传此地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
宫观始建于晋代,原址在青城天国山中,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奉敕迁于今址。宫观原名丈人观,南宋时朝庭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建福宫”。
汉晋古丈人观遗址
遗址在青城天国山中,地属今都江堰市原两河乡。古《崇庆府国经》引杜光庭《青城山记》云:“古丈人观,自魏晋以来,置在天国山中,乃属崇庆界,去(永康)军百里,林谷夐远,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刺史杨励迁令君像于今鬼城山下,别立殿字。故基乃在今崇庆府天国山中,昭融寺崖前。”杜光庭云:“敞丰祠于炎汉之年。”再印证《云笈七签》所引汉东方朔《五岳真形图序》:“拜清城为丈人,署庐山为使者。”又云:“清城丈人,黄帝所命也,主地仙人,是五岳之上司。”则是汉代已有古丈人观。
宋代会庆建福宫遗址
遗址在青城山建福宫下方,丈人山一侧,于 1956 年因修路出土宋代《会庆建福宫飞轮道藏记》石碑。1958 年以来,农民刘治国等人因建房掘出宋代石缸及“金城永固”条石,刻有“建福宫藏殿供具”的石器。1985 年农民廖汉清又在建房中掘出须弥座台基、石蜡台及陶片等。
1990年 12 月,都江堰市文物局、成都市文管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队,共同试掘了青城山古代建福宫遗址,成为近年来道教宫观遗址考古科学发掘的首例。兹将叶茂林《青城山建福宫遗址试掘收获及其意义》节录如下 :
四条探沟选择在已暴露出前壁的“一号台基”位置上方的一小片空旷菜地上,是倾角约在20°左右的坡地,该地点海拔约 770 米,在青城山丈人峰侧的白岩(海拔 1138 米)以下的山坡的下方。坡下是居民点,公路从旁经过,坡上则是坡度渐陡的山林。由于遗址被大量的山石倾泻物覆盖 , 埋藏很深 , 有两条探沟都因此而受到影响 , 无法继续发掘下去而中止。另有两条探沟发掘到一部分台基面,尤其是揭露到西廊与一号台基的接合部,以及一号台基的一段西侧壁,从而对该台基的建筑平面 结构有了更多的了解。一号台基高约 2 米,长约 21 米,正面均已暴露出来,西端保存尚好,东端已残毁。台基方向为南偏西30°,结构为束腰须弥座形式,以石砌包边建筑;设计和制作精巧。正面有精美的雕饰,上下均施莲座,束腰部分现存五组壶门雕刻,分别为浮雕动植物图像,有菊花、茶花、牡丹、莲荷、奔鹿和龟 (?) 等,刻绘俊丽。从雕刻的总体上观察 , 既有犷达大度的特征,又有细腻秀巧的成分,兼有唐宋两代遗风。台基突出约 3 米,与西廊连为一体,廊沿上有护栏的痕迹,正面壁上也有与台基壁面同样形式的雕刻。台基平面以较规则的方形石板铺面,配合严密而整齐。台基的气势雄大、装饰华丽,反映了建筑的规模不同一般。但是从台基的后侧壁看,不见雕刻,配置也较简单,明显不如正面讲究。从试掘的地层堆积来看,包括台基在内的几乎整个遗址,被大量滚落的山石沉积物所覆盖,已见最厚处可达 3 米左右,有的地方可能会更厚。堆积物中有近一半的是砂岩巨块、碎块,其余是砂砾与泥土的混合物。迹象表明,这厚厚一层堆积,似一次性造成的,不像是逐渐多次沉积起来的堆积物。因此,很可能系一次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或地震等形成的遗象。砂砾覆盖层中,表土部分已经晚期扰动,在大部分砂砾层堆积中则未有扰乱,其中只发现一些宋代陶瓷片等少量遗物,不见宋代以后的遗物,因而初步可以断定,这些覆盖堆积大约是南宋后期形成的。在台基面和遗址原地面,有一层 30 厘米左右厚度的瓦砾层,应是建筑坍塌时的遗留。其中木质物均已朽蚀不存,只能找到木头上的一些铁钉,个别地方泥土上遗有少许红漆痕迹。发掘出的一台基部分,已经加以保护,故尚未作解剖清理,台基外的原地面也未作进一步挖掘,其下的遗存情况不详。出土的遗物,包括陶瓷器、玻璃制品、瓦与瓦当等,还有一些建筑石构件残块,如栏石、柱础石等。另有一枚铁钱币“□元通宝”,从尺寸与形制等来看,应为“宋元通宝”。陶瓷器多为本地所产粗瓷,质量较低劣,施青釉或酱釉,胎质较差,造型一般为敞口、斜壁、浅腹的圈足碗,多元纹饰。质量较好的见有仿建窑的兔毫纹黑釉深腹小圈足茶盏,胎、釉均较佳,造型较好,艺术性也较强,惜均为残件,不能复原。另有仿定窑的白瓷片若干,有的内有压印纹饰,制作也较精致。所见瓦片堆,只发现一碎块宋砖、厚 5 厘米、宽 18 厘米,长度不可确知。看来,可能此处建筑中一般不使用砖。瓦均为泥质灰陶,分为筒瓦和板瓦两种,板瓦长 35 厘米、宽 23 厘 米、厚 1 厘米。瓦当以兽面为主,也见有瓶花等花卉纹饰。还见一件灰陶脊兽,造型和雕刻较好。兽的唇部薄而长,颇同于三星堆青铜人像的唇部样式,较为少见。琉璃制品发现较多,皆残,有琉璃瓦、椽头瓦当,琉璃脊饰等,以绿色为主,或绿、褐、黄三色相配,雕、塑与色釉结合,制作甚好,均为泥质红陶胎,有少数脱釉,但多数釉层保存极好(这批琉璃件,很值得研究)。
出土的天目釉 ( 兔毫黑釉) 瓷茶盏,反映了唐宋时期饮茶风之盛对道家也有着明显影响,提供了青城道家茶史的新资料。
遗址所处位置,与文献记载吻合。遗址出土物中,曾见有《会庆建福宫飞轮道藏记》碑且多方面得知其建筑的规模与规格,可与文献的记载的盛况程度相对照,甚至在具体内容上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对遗址的保存情况、堆积情况,都有了更确实的了解。更可喜的是,还获得解开建福宫毁埋之谜的初步线索,为进一步研究、探讨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遗址发掘看来,宋代盛极一时的会庆建福宫之毁埋,似与宋理宗宝祐三年四月 (1255 年 5-6 月 ) 成都地区大地震有关。由于明代蜀王崇佛抑道,据丈雪通醉《耆老篇》记载 , 该处明代已被山下香林院据为佛寺。明代焦维章《游青城山记》亦言“凡数转抵建福宫,宫亦荒墟不治,其前诸山蒙葺苕峣,望可千仞,惟贫僧数人,茗浆不具。”看来,到清代始得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