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和城市的选择是大多数考生都会面临的“难题”。不少同学在志愿填报的时候,为了提高录取机会都会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但是,如果对自己录取的专业不满意,进入大学还可以申请转专业吗?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大学转专业的问题。
01
被不喜欢专业录取可以转专业吗?
基本上,绝大多数高校都会给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但是由于每所高校的转专业政策不同,因此,难度也会有所不同。而且部分院校还会对文理类专业有所限制,比如高考文科招生学生不得申请转入只招收理科考生的专业。具体可以查看各高校的转专业政策规定。
02
转专业对学生个人的利弊
转专业的好处
有些同学为了能够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选择了服从调剂或者填报了冷门的专业,实际上对于自己被录取的专业并不感兴趣。那么就可以选择转专业,去学习自己真正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东西。
转专业的弊端
①学习压力大。想要转专业的同学不仅要学好当前的专业内容,将要转去的专业知识也要学习,而且还不能有挂科的情况,这样一来学习压力就会变得非常的大。所以转专业并非易事,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能否成功也是未知数。
②所转的专业也不一定适合自己。有很多同学在转完专业之后发现新专业还不及自己之前的专业,甚至有的同学仍然觉得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
转专业不是小事,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还要充分调研目标专业的情况,做好充足的调查后再做决定。
那么,在充分思考后,如果你还是希望转专业,又该怎么转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转专业的四种形式。
转专业的门槛+形式
除非你特别有才华,可被特殊对待外。一般人转专业在资格上需要跨过两个门槛。
转专业的两大形式
一是对成绩有要求。比如有的学校会规定,只有平均学分绩点在同专业同年级学生的前10%的学生才可以申请转专业。
第二是转入转出的专业人数有限制,这里面涉及学院之间的协调问题,经费往往是按照学生人数来划拨的,这造成了学院把学生也视为资产,要严防他们流失。这时候学校一般会做协调,例如规定本专业同年级少于60人,转出人数在10%以内。
转专业的四种门槛
不同学校的规定会有很大的差别。广东大部分的大学对转专业都要明确的要求及限制,如必须要提出申请、要通过相关测试与面试、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受到名额限制等。
①零门槛
有些学校对转专业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请,学校审查通过就可以。有些可能会适当控制转专业的人数,和热门专业的人数。
②低门槛
有一些学校对转专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不挂科,或者成绩排名在多少名以内等。这些门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如果你们真的有转专业的决心的话,达到这些要求是比较简单的。
③高门槛
有些学校会对转专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要求专业成绩在排名在30%之类的,还会严格限制转专业的人数,严格限制热门专业的人数,比如规定各学院接收转专业人数控制在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5%—10%之内。所以,要转专业的学生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面临名额的竞争。在这些学校,成功转专业的都是学霸。
④不能转
当然,也有些学校,或者是部分专业的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如果大家有转专业的需求,一进校的时候,就要找自己的辅导员打听相关政策,做好准备。
特别要注意的是,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是无法互转的,很多学校还规定文科类专业也不能转到理工类、医学类专业。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具体的政策,一定要了解清楚。
高校转专业政策
*注:以下内容整理仅供参考,转专业政策每年可能有所更新。如有错漏,请以官方公布为准。
近日,全国多所高校官宣:进一步放宽本科生转专业限制。并且不少北京高校都为学生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而不同的高校基于学生人数、专业设置等情况,也会制定不同的转专业措施。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公布2024本科招生政策亮点,其中提到:学校转专业政策持续落实“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进校拥有7次对专业作出抉择的机会!更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自2024年起全面放开转专业,充分尊重学生进校后的二次选择机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医学院与本部之间各专业也可以互转。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也表示,从2024级学生开始,院内专业自由选,跨学院转专业也将不再受到限制。
中国人民大学
学校转专业工作一般在每学年春季学期进行,符合条件的大一大二学生可以进行申请。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需满足已修通识模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公共数学、数据与信息技术平台课、公共体育课程无不及格课程且其中以百分制计算的课程平均总成绩不低于B;已修专业课成绩要求以转入学院(系)公布的要求为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考生在录取后,先统一到北航学院学习。北航学院覆盖一、二年级大类招生的本科生,入学新生中约80%进入该学院学习生活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
在北航学院学习的新生,经过第一年的大类培养之后,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志愿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在导师的专业指导下,学生选择专业学院继续学习。在二年级结束时,才在专业学院内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
如果此后的学习年限内专业兴趣还是发生了改变,学生仍可转换专业。学生有4次以上的机会选专业:高考填报志愿,一年级结束时选学院,二年级结束时选专业和转专业一年半以后,学生可以提出转专业,并且转专业还不限次数,每个学期都可以申请转专业。
复旦大学
除特别说明限制转专业外,学生可在进校后第一年或第二年申请转专业。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年起,复旦大学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之间转专业通道也已双向打通。除个别专业外,所有学生有两次转专业机会。
据统计,复旦转专业的接收计划数大于申请学生总数,以2023年数据为例,转专业申请成功率接近70%。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实行自由、宽松的转专业政策,转专业报名不设条件,允许多次、多学院、多专业申请。除国家及学校相关政策规定不允许转专业的学生外,在校本科生均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自入学后第二个学期开始,每学期一次,允许学生多次申请,且每次允许学生填报2个志愿学院、4个志愿专业。
中国科学院大学
学校针对本科生推出了“三段式”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新生入校要进行一年半的公共基础课学习,在进校后确定的学业导师指导下,重点学习数学、物理、语言文化类课程及素质教育类课程。
这个阶段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学习表现,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从大二下学期到大三全年为一年半左右的专业基础课学习,重点学习本专业基础性课程。
这个阶段结束后,学生可再次自主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确定专业导师。在这两次换专业的机会中,学生可以“任性”地换,转专业的依据就是个人的兴趣和专长,学校不设门槛。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的转专业“零门槛,不设限”政策已经实施了很多年。除了外语类保送生、体育生、视觉传达设计等部分专业,其他本科生在大一学年末或大二学年末,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各专业对转出人数不设限制,对学生学习成绩排名没有限制。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充分尊重学生选择专业和个性发展的意愿,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专业和发展的机会。学校为本科生共提供三次转专业机会,分别是在第2、5、8学期,实现“零门槛”转专业,由被转入专业所在学院进行考核,合格的学生就可以实现转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
学校有相对灵活的转专业政策,除特殊限定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均有机会申请转专业。学校和学院考查其兴趣和专长,考核合格者可转专业。大类专业分流按志愿优先原则,结合平均学分绩点确定分流专业。除外国语言文学类入学即分流,经济管理试验班在第三学期分流,其余大类专业在第二学期分流。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时,申请人数较多的专业可根据预定的专业基础人数适当增加接收人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生入校后有2次转专业机会,学生可以在大一和大二末分别在全校范围内和相近学科范围内申请转专业。申请转专业无笔试,由转入专业或学院自行组织面试,结合学生大学期间成绩与面试表现综合评价,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转专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