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李斯是谁(秦朝丞相——李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8 09:19:04    

李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来介绍下李斯的早年经历。

李斯,字通古,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李斯年轻时在楚国汝南上蔡担任小吏,负责掌管文书。有一次,他在厕所和粮仓中分别见到了两种境遇截然不同的老鼠,这让他深刻意识到环境对人命运的影响。他感叹道:“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李斯辞去了小吏的职位,前往齐国求学,拜在荀子门下学习帝王之术。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在荀子那里学到了很多治国理政的知识。学业完成后,李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王不值得侍奉,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可以建功立业的希望。因此,他决定西行到秦国去。他向荀子辞行时表示,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好时机。于是他便启程前往秦国,到达秦国后,李斯成为了丞相吕不韦的舍人,并很快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被任命为郎官。这为他提供了接近秦王的机会。

李斯利用接近秦王的机会,向秦王政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建议秦王抓住时机,利用秦国的强大力量,消灭六国,实现统一天下的帝业。李斯认为,凡是干成大事业的人,都必须抓住时机。他指出,秦穆公虽然强大,但最终没有能够东并六国,是因为当时的诸侯国还较多,周朝的德望尚未完全衰落,因此五霸迭兴,轮流尊崇周室。然而,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互相兼并,秦国乘胜役使诸侯,已经历经六世。现在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诸侯服从周朝一样。李斯强调,以秦国的强大和秦王的贤明,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他建议秦王采取积极的统一战略,利用秦国的强大力量,逐一消灭六国。他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策略,即先从最弱的韩国开始,以此来震慑其他国家。李斯还建议秦王派遣谋士携带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的名士进行收买,如果有人不肯接受贿赂,就用利剑刺杀,以此来离间诸侯国的君臣关系。这一策略旨在削弱六国的内部团结,为秦国的统一战争创造有利条件。

接下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谏逐客书》的出现了,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水利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事情败露后,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建议秦王将所有来自诸侯国的客卿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在这种情况下,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上奏给秦王。在《谏逐客书》中,李斯首先指出逐客的错误,他回顾了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任用客卿而取得的成就:秦穆公寻求贤士,如由余、百里奚等,使秦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变法,使国家富强;秦惠王用张仪之计,扩展了秦国的领土;秦昭王得到范雎的帮助,使秦国的帝业得以巩固。李斯强调,这些成就都是依靠客卿的贡献,因此驱逐客卿对秦国是不利的。

他还指出,秦王所喜爱的许多宝物,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等,都不是秦国本土所产,但秦王却珍视它们。他用这个类比来说明,人才的国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才能和对秦国的贡献。李斯警告秦王,驱逐客卿将会削弱秦国的实力,并且有助于敌国。

最终,秦王政接受了李斯的劝谏,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谏逐客书》的说服力很强,它不仅挽救了李斯自己的命运,也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