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圆明园多大面积(圆明园之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5 08:07:33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规模宏伟,有一百五十余景,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有“万园之园”之称,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1860年,圆明园在英法联军之役中被英法侵略者洗劫破坏后放火焚毁,历经战乱劫掠,现时仅存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庆御笔“称松岩”诗石刻


高110cm,宽50cm,厚28cm。嘉庆御笔“称松岩”诗石原位于长春园如园内,为嘉庆时期“如园十景”之一。落款处钤有嘉庆皇帝两方印章。2019年4月19日,由民盟中央办公厅捐赠给圆明园管理处。


嘉庆御笔“称松岩”诗刻石录文:数仞苍岩百尺松,清贞不改后凋容,天涛谡谡延虚籁,摇漾檐前盖影重。


清·任亮石碑


高1315cm,宽60cm,厚18cm。英法联军进攻圆明园时,“八品首领”技勇太监任亮等人经过一番激战后全部牺牲,为纪念其功绩,特建立碑文,记其名氏。碑文为:“‘皇清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讳)亮(字)明亭任公之墓’。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日,明亭公在出入贤良门内遇敌人,接仗殉难,身故技勇三学公中之人,念其平生正直,当差谨慎,又遇此大节,实堪景慕,因建立碑文记其名氏以期永垂不朽,云‘勇哉明亭,念食厚禄,奋力直前,殉难身故,遇难不恐,必要作忠,寡弗敌众,忠勇可风’。咸丰辛酉四月河间王云祥撰并书。技勇三学。”


任亮石碑整体较为简单,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上刻有祥云、山崖纹饰,并有“万古流芳”四字。


清·“柳浪闻莺”坊楣


长270cm,宽20cm,高75.5cm。柳浪闻莺石牌楼的汉白玉门楣,原位于圆明园汇芳书院,曾流散于北京大学校园内。此汉白玉坊楣两面分别刻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四季花卉,坊楣雀替处为缠枝花纹,雕花精细。楣之背面刻有乾隆癸未(二十八年)和月御笔“柳浪闻莺”诗。诗曰:十景西湖名早传,御园柳浪亦称旃。

栗留叽啭无端听,讶似清波门那边。


该坊楣是1924年前后,被清室贝勒载涛运去朗润园的。1977年10月,由北京大学捐赠给圆明园管理处。


清·青玉羊镶嵌件


长16cm,宽4.5cm,厚0.7cm。该青玉羊镶嵌件出土于圆明园福海,为青玉质地,玉质温润、光泽柔和。玉羊整体呈跪卧状,额头饱满、眼神温和,双耳后背,嘴角微微向下,看起来十分乖巧。同时羊角、羊蹄、胡须等部分雕工精细。羊古时常取其谐音“祥”,有吉祥的寓意,多做装饰题材出现。


清·青金石狮子


长7.5cm,宽4cm,高4.5cm。狮子原不产在中国,在汉代晚期随着佛教的流行,有关狮子的形象也传播开来。狮子在中国古代是瑞兽的形象,能够辟除邪恶、祝福官运亨通和子嗣昌盛。此青金石狮子额头饱满,双眼圆睁,鼻宽口阔,卷毛披项颈,项圈饰有璎珞、铃铛,雕刻精致。狮子体态丰满,呈卧状头微抬,造型憨态可拘。


明晚期·青玉老人山子


高19cm,宽14cm,厚7cm。此件器物质地为青玉,采用立体圆雕的技法。用写意的手法表现出嶙峋的奇石。两位长髯的老者并排端坐在山中,面带微笑,神态和蔼,宛如两位隐士在山林中静坐休憩,吟诗作赋。人物的神态生动,须发、衣纹雕刻得清晰流畅。此山子原应有底座,出土时已不存。


清·铜鎏金金刚佛像


高31.5cm,宽24cm,厚10.7cm。此尊佛像是胜乐金刚的四面十二臂造型像,通体鎏金,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佛像前后左右各有一面,四面分别代表息灾、增益、敬爱、降服四德。头戴五颅冠,身着天衣,以虎皮为裙,颈部挂着用人头和人头骨串成的念珠。主臂二手,左持铃,右持杵,拥抱金刚亥母。主尊其余手臂伸向两侧,各持象皮、嘎巴拉碗、斧、钺刀、三股戟、金刚索及人头等法器。右腿直伸,足踏大自在天神;左腿微屈,脚踩大自在天妃。此像铸造工艺精湛,十分精美。

清·“绮交”、“翠照”石匾额


高45cm,宽40cm。两块石匾额上分别有乾隆皇帝御笔“绮交”、“翠照”,钤“乾隆御笔”印章。御笔字体挺拔,用笔圆转流畅。石匾额造型特殊,呈椭圆形,在圆明园现存石刻中较为少见,保存较为完好。


清 ·假山石

高150cm,宽45cm,长95cm。该假山石原为谐奇趣南侧喷水池中装饰用景观石,为一整块石料雕刻而成。在选石上虽未使用中式园林传统的自然成形的石料,但也秉承了石材体态玲珑通透、形状婀娜多姿、表面多弹子孔洞的特点。


清 ·西洋形式构件

长203cm,宽34cm,高87cm。该西洋式建筑构件原为观水法宝座后围栏,现园内仅存此一节。围栏为汉白玉质地,圆弧造型,雕刻有以贝壳纹、多曲线的主题,并配有花卉、卷草等装饰,具有巴洛克艺术风格特点。整体雕刻精致,构图呈对称样式,且体量较大。


清 ·铜鎏金犀牛


长16cm,宽4.5cm,高6.7cm。此件铜鎏金质地的犀牛,表面部分鎏金脱落,露出铜胎。犀牛双目圆睁,双耳后背,口部大张,犀角挺立,尾巴回卷身体一侧。身体前高后低,背部肌肉发达,四肢粗壮有力,前腿微屈整体呈向前姿态。皮肤的褶皱和纹理刻画细致,身体装饰有阴刻花纹。


清·青玉童子镶嵌件


长8.8cm,宽3.5cm,厚0.9cm。该青玉童子镶嵌件出土于圆明园,为青玉质地,玉质细腻、晶莹水润。童子面带笑容,双手前伸好象在捧着东西准备奉上。整体雕刻细致,栩栩如生。童子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各扎成一个发髻,古时这种发型称“总角”,一般用于8、9岁的小童。


清· 青玉老人镶嵌件


长9cm,宽5.3cm,厚0.7cm。该青玉老人镶嵌件出土于圆明园福海,为青玉质地,玉质细腻、晶莹水润。刻画的是一位正在回首的老者的形象,老人头盘高髻,长须垂于胸前,低头似看向某物,又似在对孩童谆谆教诲,面相慈祥和蔼。用阴刻线表现出人物的五官、须发和衣纹,线条分明、表情刻画生动、衣纹飘逸流畅。


清·“花甲联芳”玉扳指


高3cm,直径3cm。此件扳指质地为新疆和田白玉,玉色通透,质地滋润,透露高贵气质。扳指外部一周分别用阴刻线描绘了一丛荷花和篆书的“花甲联芳”四字,有赞扬圣洁无瑕、祝愿长寿之意。从尺寸上推断为女性佩带的扳指。


这些文物均是在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

风雨过后再次与世人相见